
2015年零售業的關鍵詞是“O2O”,進入2016年“O2O”的概念則逐漸褪去了熱度,眼下正被“新零售”的概念逐漸取代。
最近一年來,電商巨頭們布局新零售業務的聲音就不絕于耳。去年11月阿里巴巴入股三江購物,淘寶便利店繼杭州、上海后借助三江進駐寧波。今年2月20日,阿里巴巴又與擁有4800家線下門店資源的百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表示將把上海作為新零售的實驗場。
作為阿里最大競爭對手的京東也在“新零售”的道路上加緊布局。除了較早入股了永輝超市,京東還在去年將1號店、沃爾瑪等拉入新零售戰局。
“新零售=線上+線下+物流”
“新零售”這個概念是自2016年10月馬云提出后迅速成為熱門詞匯,但它說到底究竟是一股什么樣的熱潮?
“新零售=線上+線下+物流,其核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會員、支付、庫存、服務等方面數據的全面打通,"東方證券發布的報告這樣解釋道,“新零售是廣義模式下O2O的全面升級?!?/p>
東方證券將傳統的O2O和新零售做了比較,指出兩者有三點關鍵的區別:
“首先,傳統O2O側重于offline to online,而新零售側重于online to offline;
其次,傳統O2O線上、線下的融合多數停留在較為觸及的單向階段,核心驅動因素是線上的價格優勢,而新零售強調線上、線下數據、供應鏈更深層次的網狀打通,滿足消費者更為個性化的體驗性需求;
最后,傳統O2O的研究核心是商品,新零售的核心則是消費者?!?/p>
誰是幕后推手?電商高速發展、消費升級
那么到底是什么推動了新零售這一新形態的產生?又為什么是當下這個階段產生了這種新形態?報告指出,電商高速發展、消費升級催生買方市場是推動新零售產生的核心驅動因素。
新零售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費由賣方市場已逐步過渡到買方市場,買方市場中能夠生產出迎合消費者物理需求的廠商(制造環節)、滿足消費者體驗需求的零售商(銷售環節)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買方市場的建立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可選商品的極大豐富,二是消費者個體差異化。
東方證券認為:“國內電商的充分發展打破了商品購買的地理、時間、價格、品牌限制,極大豐富了購物選擇。同時,80和90后年輕人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人群。主流消費群體年輕化、富裕化使得消費特點也從高價格敏感度轉向個性化需求。
當前線上格局已形成,增速放緩,疊加消費者對于便利度和體驗的極致追求,線下零售無可替代的網店價值和體驗價值逐步凸顯。而信息技術的充分發展使每一筆交易數據化成為可能,從而為新零售提供了技術保障?!?/p>
未來格局:電商巨頭跑馬圈地
自2017年開年以來,電商巨頭們布局線下門店的聲音就不絕于耳。東方證券認為,新零售在資本市場的最新表達是:“巨頭跑馬圈地,線下成為必爭之地?!?/p>
以阿里入股三江、私有化銀泰為標志,線下消費自去年四季度回暖為契機,實現全渠道布局成為互聯網時代下零售業變革主要方向。“電商之王”小米的董事長雷軍也認識到了線下渠道的重要性,他此前提出在今年要開200家實體店,三年內要在全國建立1000家小米之家。
其他消費子行業中,品牌服飾受消費升級影響最直接,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旅游行業處于老零售”與“新零售”共振階段:旅游在線化水平仍較低,龍頭加速布局;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體驗至上,線下價值堅挺。
傳統食品飲料企業仍停留在狹義O2O階段,電商龍頭三只松鼠已率先向線下回歸。醫藥新零售則更加重視構建專業化服務體系、獲取患者精準流量以及提升長期患者粘性,核心在于整合雙線優勢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